${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锦州频道>>民生
药篮子”直通“药匣子”辽西中草药收购集散地在凌海翠岩启动

2025-09-26 22:17:18    来源:东北新闻网 分享到:

9月25日,恰逢第八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与锦州翠岩镇传统的乡村大集,一场以“聚焦乡村振兴赋能产业腾飞”为主题的盛事——辽西中草药收购集散地启动活动,在翠岩镇红色文化大集中心广场举行。该集散地的建立,意味着以往分散、被动的中草药收购模式,被规范化、规模化的区域性产业平台取代,直接连通田间地头的“药篮子”与制药企业的“药匣子”。

清晨8点半,翠岩大集人头攒动。与往日不同,今天除了瓜果蔬菜的吆喝声,更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草药清香。翠岩镇郭荒地村支书记常志忱小心翼翼地摊开村民们采挖的黄芩和紫草,脸上笑意藏都藏不住。“我们村东邻北普陀山,山上采药是村民农闲时的重要收入来源。以前这些好东西,都得等‘药贩子’来收,价格被压得很低。”常志忱摩挲着手中的药材说,“现在好了,集散地建在家门口,咱们的‘药篮子’能直接对接企业的‘药匣子’,村民卖药方便多了!”

常志忱口中的“集散地”,正是当天活动的核心——翠岩镇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丰富的中草药禀赋,整合凌海、朝阳、葫芦岛、阜新等辽西地区药材资源,打造规范化、规模化的区域性产业枢纽,从根本上解决药农卖药难、价格低的问题,真正实现“还利于民”。

上午9时28分,伴随着激昂的锣鼓和欢快的秧歌表演,启动仪式正式拉开帷幕。在众多村民和嘉宾的见证下,翠岩镇领导与百年老字号“辽西大德堂”的企业代表共同为“辽西中草药收购集散地”揭牌,现场掌声雷动。

辽西国药·辽西大德堂副总经理王明静介绍:“作为一家拥有300余年历史、坚持‘非道地药材不用’的老字号,我们将依托集散地,把专业的鉴别、采购标准带到源头,确保优质药材获得优价,为‘辽西药材’品牌赋能。”活动现场,还举行了《中药材的真伪鉴别》手稿捐赠仪式,象征着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产业规范的建立。

启动仪式之外,一系列贴近民生的公益活动构成了现场最鲜活的场景。

在中药饮片真伪鉴别展台前,村民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药师阚忠頔拿起两片相似的药材,细致讲解:“大家看,杜仲掰断后会有胶丝,俗称丝连皮,伪品就没有,采药卖药可得仔细甄别。”村民们听得频频点头,不时拿出自己的药材比对。

一旁的中草药全株图样展和个子货(原药)展,则成了生动的自然课堂。许多来逛大集的年轻人惊奇发现,原来田边山野常见的植物——桔梗、蒲公英、白芷等,竟都是常用的中药材。

在篮球场搭建的公益服务区,辽西大德堂的中医专家们被前来问诊的村民团团围住,号脉、问诊、提供建议;理疗师现场展示艾灸、推拿等技法,空气中艾草香气氤氲,让人感受到传统医学的温度。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合作的阿尔茨海默病免费筛查服务点,为当地有需要的家庭带来实实在在的健康关怀。

辽西中草药收购集散地的启动,构建起稳定的产销渠道,解决了药农“有货无市”或“有市低价”的痛点,直接助农增收。长远来看,它更将吸引资源集聚,可能延伸至药材初加工、仓储物流等领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以产业振兴有效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信息来源:辽宁日报 文 白复海 摄影 盛奇)

责任编辑:马驰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